随着易浸金矿资源的日益枯竭,目前我们遇到的很多金矿石都属于难浸金矿。据统计,我国已探明的难处理金矿储量达到700t以上。如何提高这些难浸金矿的金回收率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本文为您介绍常见的五种难浸金矿,阐述他们难浸的原因,并列出每一种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案。
难浸金矿
难浸金矿石指用常规氰化工艺不能将矿石中大部分金顺利提取出来的金矿。金的氰化浸出率是金矿石难浸度的判别依据,根据氰化浸出率不同,将金矿石划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
金氰化浸出率 | <50 | 50~80 | 80~90 | 90~100 |
可浸性 | 极难浸金矿石 | 难浸金矿石 | 中等难浸金矿石 | 易浸金矿石 |
矿石中金呈细粒或次显微细粒状被包裹或浸染于硫化矿物(如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硅酸盐矿物(如石英)中,或存在于硫化矿物的晶格结构中,即使用细磨办法也难以解离,导致金不能与氰化物接触。(包裹金的处理方法)
矿石中存在的砷、铜、铁、锑、锰、铝、锌、镍、钴等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它们在碱性氰化物溶液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大量消耗氰化物和溶解氧,形成各种氰化配合物和SCN-配合物,影响金的氧化和浸出。
金颗粒
矿石氰化过程中,金粒表面可生成硫化物膜、过氧化物膜、氧化物膜、不溶性氰化物膜等,使金表面钝化,显著降低金粒表面的氧化和浸出速度。
矿石中存在的活性炭、腐殖酸、石墨和黏士等易抢先吸附被氰化浸出的金,使金损失在氰化尾矿中,严重影响金的回收。
某些矿石中金呈锑化物(如锑金矿、锑银金矿、锑铜金矿)、固溶体银金矿及其他合金形式存在,它们在氰化物溶液中作用缓慢,难以浸出。(锑金矿处理方法)
氰化选金
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需要在金矿氰化浸出之前进行预处理。不同的矿石类型有不同的预处理方案,如下表所列。
矿石类型 | 难浸原因 | 预处理方案 |
---|---|---|
黄铁矿/毒砂/雄黄/雌黄/硫砷锑矿型 | 硫化物中的亚显微金 | 加压氧化、焙烧、生物预氧化 |
磁黄铁矿型 | 硫化物中的次显微金包裹体 | 加碱预充气氧化、生物预氧化 |
硫盐型 | 金与硫盐(如硫锑银矿)共生 | 氯化法、氧化法 |
碲化物型 | 金-碲矿物 | 氯化法、氧化法 |
炭质金矿型 | 炭质物的“劫金”效应 | 物理或化学钝化法除碳 |
难浸硅质矿型 | 金与石英、玉髓或非晶质石英的亚微粒级共生 | 无经济可行的方法 |
以上为您介绍了五种难浸金矿难浸的原因,并提供了可行的预处理方案,未来,难浸金矿可能将成为金矿选矿的主流矿型,如何提升难浸金矿金的回收率、降低黄金生产成本,仍然是选矿界未来要研究的方向。
注:文章节选自《黄金选矿技术》